大湾区大学成功举办2025“多体计算与量子磁性”讲习班
2025/08/17 来源: 编辑: 王琪


728日至88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款资助,大湾区大学物质科学学院与东莞市先进材料人工智能设计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多体计算与量子磁性讲习班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成功举办。

 



讲习班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4位知名学者授课和做前沿报告。140余位青年学员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近30所高校和研究所。


 

讲师风采



本次讲习班为期两周,共安排了24场专题讲座、6场编程实践及一次学生交流报告,内容涵盖量子磁性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蒙特卡洛算法、密度矩阵重正化群、张量网络重正化群,以及张量网络与人工智能结合等前沿计算方法。




报告主题广泛,既有展示新型量子磁性材料制备与表征成果的实验研究,也有深入探讨自旋液体态、量子临界现象及轨道自旋相互作用等前沿课题的理论研究,还包括系统介绍先进数值模拟工具的计算方法报告,特别是张量网络方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所发展出的新型算法,在高效求解强关联量子体系、揭示量子磁性复杂物理机制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这些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不仅深化了学员对量子磁性研究前沿问题的理解,也为推动该领域理论、实验与计算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讲习班的大部分课程也进行了蔻享学术在线直播,吸引了大量在线学员的参与。


学生交流分享

 


活动期间,主办方组织学员们参观了位于松山湖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深入了解了散裂中子源的发展历史及使用原理,进一步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

 

 

本次讲习班旨在推动多体计算和量子磁性在物理学中的传播和发展,以量子磁性中的多体计算方法为核心,不仅展示了量子磁性研究领域的基础和前沿,也进一步加深了理论、计算、实验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助力青年学者在该领域的快速成长。未来,大湾区大学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举办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活动,为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推动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摄影:王琪、石贤彪、陈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