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化学系符方玉助理教授课题组分别与三峡大学刘湘和北京工业大学王长龙/吴玉峰团队合作在纳米限域催化领域取得最新研究成果,在Inorg. Chem. 和Fuel上发表题为“Spatial Confinement of Co Nanoparticles in N‑Doped Carbon Nanorods for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via CaSO3 Activation” 和 “Confining of PtCo into MCM-41-C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Biomass-Derived Unsaturated Aldehydes” 的研究型论文。符方玉助理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大湾区大学(筹)(东莞市高等研究院)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二和第三通讯单位。
通过空间限域,不仅能够有效地分散纳米催化剂,防止其团聚,从而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还可以巧妙地改变活性中心的电子结构和化学环境,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第一个工作中,作者报道了氮参杂碳纳米棒包裹的钴纳米颗粒(Co-NCNRs),在CaSO3的活化作用下,高效催化水体中抗生素氯四环素的降解(图1)。并研究了反应动力学,无机阴离子和pH的影响,系统地探究催化活性位点、活性物种以及反应机理。在第二个工作中,作者利用组氨酸金属(2+)络合的方法,宏量制备介孔MCM-41-C限域的PtCo合金催化剂,用于温和条件下高效和高选择性催化生物质衍生的不饱和醛加氢生成相应的不饱和醇(图2)。并研究了催化活性中心和PtCo/MCM-41-C的催化稳定性。
图1. Co-NCNRs 在CaSO3的活化作用下,高效催化水体中抗生素氯四环素的降解。
图2. PtCo/MCM-41-C催化生物质衍生的不饱和醛加氢生成相应的不饱和醇。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inorgchem.4c00860
https://doi.org/10.1016/j.fuel.2024.132231
符方玉助理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安徽大学,博士毕业于法国波尔多大学,师从朱满洲教授(长江学者)和Didier Astruc(院士)。2023年12月加入大湾区大学(筹)理学院化学系担任助理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纳米团簇(颗粒)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课题组长期招聘联培研究生、研究助理、博士后和副研究员。具体事宜可发送邮件至fufangyu@gbu.edu.cn咨询。